芯片缺貨潮最關鍵一環(huán),竟是TI?
日期 :2021/12/30 來源: 瀏覽:2889
當前,全球芯片荒危機何時解除,各方看法不一,近期市場頻傳手機、筆電與電視等終端產(chǎn)品需求已放緩,僅汽車行業(yè)苦陷芯片短缺之中。整體來看,隨著疫情緩解,各式終端設備需求確實已由高峰正緩步回落,不過仍遠高于往年表現(xiàn),也因此IC還是缺,只是大部分IC已沒那么缺。
不過從晶圓代工廠力積電、筆電生產(chǎn)廠商華碩、分銷商文曄多個聲音來看,電源管理芯片是當前最大問題所在,而模擬芯片龍頭廠商德州儀器(TI)則是重中之重。
華碩聯(lián)合CEO胡書賓直言,對筆電相關產(chǎn)業(yè)來說,雖然相較過去一年,IC沒那么缺了,但只要缺1顆IC,筆電等系統(tǒng)產(chǎn)品就出不了貨,筆電目前仍相當吃緊的關鍵,主要就是美系IDM大廠3大IC大缺,交期未見縮減,預計至2022年第4季擴產(chǎn)后才會緩解。
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就說,有些芯片需求確實出現(xiàn)下滑,如面板驅動IC(DDI),但整體需求至2022年還是高,另如用量難以估算的車用電源管理芯片(PMIC)或是部分網(wǎng)通IC就供不應求。
而在終端設備需求方面,胡書賓也直言,相較過去各類IC大缺,近期確實已收斂,如面板驅動IC就明顯縮減,華碩整體IC缺口從先前20~30%,已往2成以下收斂。事實上,雖然缺貨危機沒那么緊張了,但筆電等產(chǎn)品,只要缺1顆IC,就沒辦法組成系統(tǒng)。
華碩目前筆電仍供不應求,主要就是美系IDM大廠也同時供應車用電子與物聯(lián)網(wǎng),且在筆電市場有不少IC都是主要供應商,包括USB介面電源控制、NB音效的放大器、充電電路控制IC等,過去1年都是短缺狀況,預計2022年底擴產(chǎn)完成,新產(chǎn)能開出后,才能紓解缺貨問題,目前交期相當長,供貨能見度都還是相當?shù)汀?br />
另包括宏碁也都表示,供應鏈缺料依舊嚴峻,手中積壓訂單持續(xù)擴大,供不應求的狀況明顯。
據(jù)了解,目前筆電供貨不順的關鍵就是全球模擬芯片龍頭TI供貨能力未見提升。
TI的電源管理IC應用廣泛,在大部分所有電子產(chǎn)品皆可見,一直以來缺貨、漲價問題相當嚴重,先前大家都缺時并不明顯,而隨著不少IC短缺已緩解下,TI卻依舊短缺,先前更持續(xù)調(diào)漲報價,目前市場競價搶貨狀況仍相當嚴重,報價只漲未跌。
而先前蘋果也罕見宣布iPhone出貨已受到缺料影響,供貨將較預期減少,據(jù)了解,除了博通(Broadcom)芯片短缺外,另一關鍵就是TI交期也拉長。
圖片
除了手機、筆電等產(chǎn)品,全球車用芯片短缺情況惡化未見改善,TI 芯片缺貨其實是關鍵之一。而這也是臺積電全力協(xié)助車用芯片生產(chǎn),大增MCU產(chǎn)能,但對車用芯片荒仍無濟于事的原因所在,也就是車用芯片短缺,臺積電并非元兇。
另一方面,芯片代理商文曄董事長鄭文宗也坦言,目前IC缺貨最厲害的,正好就是先前把代理權收回去的芯片大廠。毫無疑問,這兩年也只有TI大舉收回分銷商的代理權。
目前來看,TI 已啟動擴產(chǎn),預計2022年第4季新產(chǎn)能可開出,可開始缺貨問題,而包括臺積電、聯(lián)電、中芯、世界先進與GlobalFoundries(GF)等晶圓代工廠,新擴產(chǎn)能也將在2022年下半后陸續(xù)開出,如臺積電所預期,產(chǎn)能吃緊問題可在2023年后緩解,至2022年底,半導體產(chǎn)能仍是供不應求走勢。